都大提舉茶馬司,宋官署名,簡稱茶馬司。掌以茶交換西北與西南少數(shù)族馬匹。由于馬匹在冷兵器時代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茶馬互市”歷來是中原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間貿(mào)易交往的重要內(nèi)容和方式。及至宋朝明代,官方明文規(guī)定“茶法”和“馬政”,還專門設立了茶馬司。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在秦州(今甘肅天水)與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分別置官署,主管榨茶與買馬。嗣后以買茶本為換馬,以合并為宜,乃于公豐四年(1081年),改稱都大提舉茶馬司,以專切提舉陜西買馬監(jiān)牧、兼同提舉成都府利州秦鳳熙河等路等場公事。南宋時陜西諸路大都被金兵占領,又改稱都大主管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兼提舉四川等路買馬監(jiān)牧公事。
我國第一次設立的茶馬司是在1074年(宋熙寧七年)的秦州(今甘肅天水)茶馬司。至今,在麥積山石窟東崖26窟左壁留有宋元祐黨人開熙河路大將王韶上奏:“西人所嗜者惟茶,當以馬至邊貿(mào)易,因置茶馬司”的刻畫(見下圖)。
實際上,天水茶馬交易始于唐代。唐之初,國力強盛,版圖遼闊,牧馬發(fā)展迅速。但經(jīng)安史之亂后,唐王朝開始衰落,牧馬監(jiān)喪失不少。朝廷開始與幫助平定安史之亂的西域回紇族“以馬易茶”,可謂此是茶馬交易之始。宋朝勢弱,產(chǎn)馬地被吐蕃、西夏、金遼占據(jù)不少,以茶易馬成為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政策。
設在四川雅安的“茶馬司”就在名山。現(xiàn)在,這是全國唯一保留下來的茶馬司。名山茶馬司遺址現(xiàn)在是一座赭紅色的建筑,凝重的色彩和古樸的建筑風格在周圍水泥建筑的襯托下顯得十分肅然,大門上黑底金字“茶馬司”向過往行人彰顯著它曾經(jīng)的身份(見下圖)。
四川雅安名山是茶馬古道的起點之一。以茶換馬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名山縣地處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接合部,成為川藏茶馬古道源頭。宋朝宋熙寧七年(1074年),在名山設茶馬司,專司茶馬互市事宜。宋神宗下詔“名山茶為易馬用”,宋徽宗重申“定為永法”等。宋朝多位皇帝多次頒詔,奠定了名山茶馬古道重要源頭的歷史地位。
及后公元1845年,清朝宮廷皇家貴族為保證六大茶山海拔最高的倚邦正山貢茶供應,在現(xiàn)云南倚邦始設茶馬司,修建茶道,并在倚邦老街設立茶馬司,負責貢茶采辦及管理茶馬互換交易。